12345 是一串數字還是一段意義?
從繪本的頁碼談起
為什麼繪本裡幾乎不會看見頁碼?
在第一次注意到漫畫有頁碼後,這個問題不時在心底浮現。
還記得第一次做漫畫的排版設計時,直接忘了要把頁碼放上去,被編輯提醒後心頭一驚,從書櫃裡撈出幾本漫畫翻了翻,不僅頁碼,甚至連目錄都有!有些頁面排版看了便立即勾起回憶:「啊,我明明有翻過這頁⋯⋯」,顯然平常的心思都被圖像吸走了,沒把它們讀進心裡。
這樣回頭再想,作為書籍內容的對應及定位系統,與目錄共同運作的頁碼可視為一種「書的文字內容與實體結構之間的連接點」1,相較於有明確章節架構的漫畫,繪本無論文本或實體,都的確建構在獨特的體系之下(在此先不論長篇型繪本)。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藍劍虹教授曾在講座 2 中以「繪本是以圖像來帶動翻頁動作」的角度討論到這部分,他強調既然繪本的版面規劃以圖像作為前提,每頁的頁碼就應該放在不同位置、搭配不同的字體及顏色,有時候一個跨頁等於完整的一張圖,那是否就需合併成一個頁碼?若從封面就開始講故事,那封面要標上第一頁嗎?說到底,我們在閱讀繪本時幾乎不太會有要跳到特定段落的需求,畢竟頁數就是這麼少,同時最重要的,從封面、蝴蝶頁、書名頁到封底以及每一張內頁,許多繪本由它們共同構築成一段完整的敘事。
至此開頭的問題大致有了答案,但這段追尋又進一步開啟了另個好奇:除了服務於功能性,對於頁碼——更準確的說,是對於把一段需要等距排序延展的數列放進書裡——是不是還有別種視角可以看向它們,甚至一起參與敘事呢?
翻一頁就過了一年:《100 Jahre》
第一本介紹的是德國藝術家 Hans-Peter Feldmann 的作品,書名為「100年」之意,收錄了 101 張親友的肖像——從八個月大到一百歲,依照順序一頁一位排列而下,並標註每個人的姓名與年齡。在翻閱的過程中,隨著每張臉與數字的變化,每翻一頁,就像是過了一年。
其中令我感到衝擊的,除了翻頁帶來的時間感受之外,沒有漏掉任何一人、足足找齊 101 種年齡這樣的完整性,似乎與我對頁碼數列的未知追尋聯繫在一起。
對我這種不太理解數學(也沒什麼感情)的人來說,能理解「12345 是什麼?」的程度就止步於網路上搜尋到「自然數列」的相關描述,例如 12345 都是能表示物體個數(整數)的「自然數」、這樣的數列具備幾種特性:有始、有序、無限⋯⋯等等,但即使稱之為自然數(natural number),始終還是一個個抽象的符號,數列的排序也只是一種抽象的恆定變量系統。但在《100 Jahre》中,這些數字從生活的層面中被實際召喚出來,以一種我所可以理解的「自然」顯現。
同時,原先在頁碼中是否據實維持自然數列的「無所謂」也得以被取消。試想一本100頁的書,如果不小心漏排了第77頁,變成 76、78、 79⋯⋯也不會真的怎樣,原本該是在 77 頁上的文字,只是變成了在 78 頁,我們翻查比對的時候,一樣有個數字可供代表與定位;但年齡是不行的。我們沒辦法去年還是 76 歲,只過了一年就直接跳級成 78 歲,年齡數字只能隨著日積月累一步一步疊加。
在此,頁與頁的數字成為彼此的過去與未來緊緊相扣,不僅止於「連接點」,而是融合進每一個頁面成為內容自身。
翻一頁就多了一年的體悟:《Hundert: Was du im Leben lernen wirst》
第二本一樣以「完整搜集不同年齡」為主軸,是德國繪本《Hundert: Was du im Leben lernen wirst》(中文版譯為《總有一天你會懂:從 0 到 100 歲,該學會的人生大事》,由天下雜誌出版)。
這本書收錄了從 0 到 99 歲不同人對於同一個問題的回答:「你在人生中學到了什麼?」,在翻頁間,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將隨著人生進程不斷轉變。作者 Heike Faller 實際訪問了各種年齡與背景的人,從小學生到九十幾歲的老人、從敘利亞難民家庭到東德最高領導人,也在書序中分享了許多訪問過程的精彩對話。
雖然每個年齡搭配的文字,可能為求詩意或節奏而消減了紀實性,多少削弱一定要列出每一種年齡的必要性(比起摘錄受訪者的回答,更像是轉換為作者對階段狀態的描述,因此有些文字若要搭配其他年齡也說得通),但隨著書頁上的年齡漸增、文字心境不斷細微轉變,整本書還是呈現出一種「人生作為一條路,一步就是一種風景」的翻閱經驗,搭配上我超愛的義大利插畫家 Valerio Vidali 的圖像巧思,始終是一部概念完整而輕盈的繪本作品。
最後一點小補充:書名雖然提及 100 歲,但書中實際上只寫到 99 歲,那 100 歲怎麼了呢?繪者選擇用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處理,搭配前後貫串的蝴蝶頁設計,這時再重新翻閱一遍,書頁裡的人生似乎也變成了一陣在翻頁間拂過的風。(真心推薦,超適合作為禮物!不過排版上的細節個人更喜歡英文版~)
每一頁都是一種價錢:《IKEA低價目錄》
當初看到這份目錄上線時覺得真的太鬼才,竟然可以把價格轉譯成頁碼的概念,找出 1 元到 100 元總共一百項商品!(官網有強調部分商品是換算出來的沒有真的拆售~)
雖然在價格的範疇下,固定差額不具必須性,但透過整理出每一種金額的這種刻意感,不僅進一步帶著我們重新看見品牌價值——「品項完善」與「平價」,成為一種潛在的宣告及敘事,也創造出「到底下一個金額會是什麼商品?」的好奇與好玩,吸引讀者一頁接著一頁得看下去。
即使無法被視為一本創作作品,但跳脫直陳商品優點或使用情境的窠臼,改以一種新鮮的視角思考品牌中的「數字/數列」具備何種意義、又可以如何說故事,也帶著讀者在這個視角中重新產生觀點,是很棒的參考案例!
photo credit: IKEA
結語:從紙面的定位,到概念上定位
有些人或許會想問,那數字書(counting book)是否更接近這次的主題?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類似之處,但多數的數字書主要服務於讓孩子理解「數量」的含義,因此不一定會是「同一種單位下的連續變量」,也喪失了「序列」能產生的獨特敘事性(有一本由Patrick George創作的數字書《Numbers》我很喜歡,算是滿接近的作品,未來會再以別的切入點作分享)。
另外還有許多在翻頁間體驗到時間流逝的書,例如:駒形克己《Little tree》、Manuel Marsol&Carmen Chica《巨人的時間》、Jeannie Baker《家園》及我的作品《鳥落地後》,相較於這一篇將焦點放在「定量的變化/恆定的變量」所產生的可感與動人(一種固定間隔的序列不斷綿延下去的特殊感受),這些書因為沒有固定間距,呈現的重點則更加傾向於「時間漸變的模糊過程」,並結合內容的時間性與書籍翻閱的時間性,彼此產生對話。
重新回顧開頭將頁碼定義為「書的文字內容與實體結構之間的連接點」,這次的三本選書就像是進一步做到「書的概念、敘事與實體結構之間彼此重疊」,其中呼應的結構正在於:書籍必須成形於「紙張的序列」這一面向(如今的主流情況)。
或許這樣的結論還是會讓一些人感到模糊,美國詩人及學者 Amaranth Borsuk 在《The Book》一書曾以藝術家書籍大師 Ed Ruscha 的代表作《二十六個加油站》為例:「他利用冊頁裝訂書籍的特徵——開場、並置、序列——吸引我們將注意力轉至閱讀書籍形式的方式上,即使我們認為我們正在閱讀其中的圖像或文本⋯⋯儘管鏡頭畫面是靜態的,冊頁書本身既存的順序性(我們一次只能看到一個跨頁,而且只能在翻頁的過程中才能瞥見下一個跨頁)提供了動態的隱喻⋯⋯我們似乎可以追蹤到在鏡頭之外攝影師的路徑」3 ,生動描繪了序列的特色、又如何被 Ed Ruscha 拿來與全書的敘事結合,隨著翻頁,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由左往右、從西到東的公路旅途,而一間又一間的加油站照片,就像是不斷從車窗中閃現。
相對於 Ruscha 讓書頁的裝訂順序成為步伐或里程的體現,今天的三本選書,則是將數列與書頁序列結合,如同將頁碼拉進另一個層次,不再只是紙面的定位,而帶給讀者另一種「在概念上定位」的效果:對於年齡、對於人生階段、對於商品。
1《如何做一本書:書中的每個小地方都有存在的用意,了解書的架構,重新認識一本書》,木馬文化,2021
2〈圖畫書的演變與表現形式 第六講:圖畫書作為一種書籍藝術〉,藍劍虹,2019
3 The Book, Amaranth Borsuk, 2018